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统计领域>统计公报

上高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访问量:

关联稿件: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一年来,全县按照 “实施大开放、加速工业化、决战‘六百亿’、跨越‘十一五’”总体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蓄势前进,奋勇争先,全县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0891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9075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391401万元,增长19.9%;第三产业增加值200415万元,增长12.4%。人均生产总值为20295元。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8%、61.6%、24.6%。三次产业结构由原来的17.3:53.8:28.9调整为16.7:55.1:28.2,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二三一”结构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工业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县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67775万元,增长20.9%。农业基础地位得到保持,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更加牢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32794万元,增长12.7%,占GDP的比重达60.9%。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8.07亿元,增长28.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42亿元,增长38.2%。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1.35%,较上年提高1.49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9.9%。重点税源稳步增长。全县纳入重点税源企业60家,累计入库税收18724万元,占财政收入的23.2%。财政支出128653万元,增长21.2%,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670万元,同比增长14.1%;农林水事务支出26493万元,同比增长30%;粮油物资储备金融监管等事务198万元,同比增长31.3%。支出保障明显增强,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等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持。

二、农业

2010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现价)30.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实现农业增加值11.9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种植业产值12.4亿元,增长13.6%;林业产值1.8亿元,增长8.5%;牧业产值12.8亿元,增长10.1%;渔业产值3.6亿元,增长6.3%。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6420公顷,比上年增长1.06%;油料种植面积9710公顷,增长0.2%;棉花种植面积580公顷,增长68.1%;蔬菜种植面积6534公顷,增长3.7%。

全年粮食总产量284353吨,比去年同期减产-1.85%,其中,早稻115969吨,二晚141900吨。油料作物总产量为14368吨,其中花生5501吨。

全年肉类总产量64670吨,增长0.6%。年末生猪存栏412799头,增长4.5%;生猪出栏769724头,增长1.2%。全年水产品产量35403吨,增长6.1%。年末牛存栏25818头,减少5.7%。年末家禽存笼151.04万只,增长1.3%。

农业发展特色鲜明。坚持以工补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得到推广。以金农米业为代表,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5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19个,登记入社社员2.4万户。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加大,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2%。农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完成3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1万亩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改造中低产田1.18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0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163.9亿元,同比增长28.0%,工业增加值36.8亿元,增长20.9%。全县工业用电量49960万度,同比增长45.5%。

2010年,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5.1亿元,同比增长48.1%;工业增加值35.0亿元,增长26.5%;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1.8亿元,增长45.3%,产销率达到100.06%,较上年增加0.16个百分点;利税总额27.4亿元,增长81.3%,其中,利润总额21.9亿元,增长92.9%。资产总计达到57.5亿元,增长70.8%。

表1: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一年来,全县按照 “实施大开放、加速工业化、决战‘六百亿’、跨越‘十一五’”总体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蓄势前进,奋勇争先,全县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0891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9075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391401万元,增长19.9%;第三产业增加值200415万元,增长12.4%。人均生产总值为20295元。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8%、61.6%、24.6%。三次产业结构由原来的17.3:53.8:28.9调整为16.7:55.1:28.2,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二三一”结构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工业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县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67775万元,增长20.9%。农业基础地位得到保持,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更加牢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32794万元,增长12.7%,占GDP的比重达60.9%。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8.07亿元,增长28.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42亿元,增长38.2%。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1.35%,较上年提高1.49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9.9%。重点税源稳步增长。全县纳入重点税源企业60家,累计入库税收18724万元,占财政收入的23.2%。财政支出128653万元,增长21.2%,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670万元,同比增长14.1%;农林水事务支出26493万元,同比增长30%;粮油物资储备金融监管等事务198万元,同比增长31.3%。支出保障明显增强,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等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持。

二、农业

2010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现价)30.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实现农业增加值11.9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种植业产值12.4亿元,增长13.6%;林业产值1.8亿元,增长8.5%;牧业产值12.8亿元,增长10.1%;渔业产值3.6亿元,增长6.3%。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6420公顷,比上年增长1.06%;油料种植面积9710公顷,增长0.2%;棉花种植面积580公顷,增长68.1%;蔬菜种植面积6534公顷,增长3.7%。

全年粮食总产量284353吨,比去年同期减产-1.85%,其中,早稻115969吨,二晚141900吨。油料作物总产量为14368吨,其中花生5501吨。

全年肉类总产量64670吨,增长0.6%。年末生猪存栏412799头,增长4.5%;生猪出栏769724头,增长1.2%。全年水产品产量35403吨,增长6.1%。年末牛存栏25818头,减少5.7%。年末家禽存笼151.04万只,增长1.3%。

农业发展特色鲜明。坚持以工补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得到推广。以金农米业为代表,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5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19个,登记入社社员2.4万户。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加大,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2%。农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完成3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1万亩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改造中低产田1.18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0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163.9亿元,同比增长28.0%,工业增加值36.8亿元,增长20.9%。全县工业用电量49960万度,同比增长45.5%。

2010年,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5.1亿元,同比增长48.1%;工业增加值35.0亿元,增长26.5%;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1.8亿元,增长45.3%,产销率达到100.06%,较上年增加0.16个百分点;利税总额27.4亿元,增长81.3%,其中,利润总额21.9亿元,增长92.9%。资产总计达到57.5亿元,增长70.8%。

表1: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一年来,全县按照 “实施大开放、加速工业化、决战‘六百亿’、跨越‘十一五’”总体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蓄势前进,奋勇争先,全县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0891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9075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391401万元,增长19.9%;第三产业增加值200415万元,增长12.4%。人均生产总值为20295元。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8%、61.6%、24.6%。三次产业结构由原来的17.3:53.8:28.9调整为16.7:55.1:28.2,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二三一”结构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工业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县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67775万元,增长20.9%。农业基础地位得到保持,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更加牢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32794万元,增长12.7%,占GDP的比重达60.9%。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8.07亿元,增长28.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42亿元,增长38.2%。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1.35%,较上年提高1.49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9.9%。重点税源稳步增长。全县纳入重点税源企业60家,累计入库税收18724万元,占财政收入的23.2%。财政支出128653万元,增长21.2%,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670万元,同比增长14.1%;农林水事务支出26493万元,同比增长30%;粮油物资储备金融监管等事务198万元,同比增长31.3%。支出保障明显增强,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等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持。

二、农业

2010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现价)30.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实现农业增加值11.9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种植业产值12.4亿元,增长13.6%;林业产值1.8亿元,增长8.5%;牧业产值12.8亿元,增长10.1%;渔业产值3.6亿元,增长6.3%。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6420公顷,比上年增长1.06%;油料种植面积9710公顷,增长0.2%;棉花种植面积580公顷,增长68.1%;蔬菜种植面积6534公顷,增长3.7%。

全年粮食总产量284353吨,比去年同期减产-1.85%,其中,早稻115969吨,二晚141900吨。油料作物总产量为14368吨,其中花生5501吨。

全年肉类总产量64670吨,增长0.6%。年末生猪存栏412799头,增长4.5%;生猪出栏769724头,增长1.2%。全年水产品产量35403吨,增长6.1%。年末牛存栏25818头,减少5.7%。年末家禽存笼151.04万只,增长1.3%。

农业发展特色鲜明。坚持以工补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得到推广。以金农米业为代表,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5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19个,登记入社社员2.4万户。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加大,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2%。农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完成3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1万亩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改造中低产田1.18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0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163.9亿元,同比增长28.0%,工业增加值36.8亿元,增长20.9%。全县工业用电量49960万度,同比增长45.5%。

2010年,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5.1亿元,同比增长48.1%;工业增加值35.0亿元,增长26.5%;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1.8亿元,增长45.3%,产销率达到100.06%,较上年增加0.16个百分点;利税总额27.4亿元,增长81.3%,其中,利润总额21.9亿元,增长92.9%。资产总计达到57.5亿元,增长70.8%。

表1: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一年来,全县按照 “实施大开放、加速工业化、决战‘六百亿’、跨越‘十一五’”总体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蓄势前进,奋勇争先,全县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0891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9075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391401万元,增长19.9%;第三产业增加值200415万元,增长12.4%。人均生产总值为20295元。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8%、61.6%、24.6%。三次产业结构由原来的17.3:53.8:28.9调整为16.7:55.1:28.2,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二三一”结构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工业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县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67775万元,增长20.9%。农业基础地位得到保持,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更加牢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32794万元,增长12.7%,占GDP的比重达60.9%。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8.07亿元,增长28.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42亿元,增长38.2%。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1.35%,较上年提高1.49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9.9%。重点税源稳步增长。全县纳入重点税源企业60家,累计入库税收18724万元,占财政收入的23.2%。财政支出128653万元,增长21.2%,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670万元,同比增长14.1%;农林水事务支出26493万元,同比增长30%;粮油物资储备金融监管等事务198万元,同比增长31.3%。支出保障明显增强,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等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持。

二、农业

2010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现价)30.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实现农业增加值11.9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种植业产值12.4亿元,增长13.6%;林业产值1.8亿元,增长8.5%;牧业产值12.8亿元,增长10.1%;渔业产值3.6亿元,增长6.3%。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6420公顷,比上年增长1.06%;油料种植面积9710公顷,增长0.2%;棉花种植面积580公顷,增长68.1%;蔬菜种植面积6534公顷,增长3.7%。

全年粮食总产量284353吨,比去年同期减产-1.85%,其中,早稻115969吨,二晚141900吨。油料作物总产量为14368吨,其中花生5501吨。

全年肉类总产量64670吨,增长0.6%。年末生猪存栏412799头,增长4.5%;生猪出栏769724头,增长1.2%。全年水产品产量35403吨,增长6.1%。年末牛存栏25818头,减少5.7%。年末家禽存笼151.04万只,增长1.3%。

农业发展特色鲜明。坚持以工补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得到推广。以金农米业为代表,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5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19个,登记入社社员2.4万户。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加大,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2%。农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完成3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1万亩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改造中低产田1.18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0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163.9亿元,同比增长28.0%,工业增加值36.8亿元,增长20.9%。全县工业用电量49960万度,同比增长45.5%。

2010年,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5.1亿元,同比增长48.1%;工业增加值35.0亿元,增长26.5%;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1.8亿元,增长45.3%,产销率达到100.06%,较上年增加0.16个百分点;利税总额27.4亿元,增长81.3%,其中,利润总额21.9亿元,增长92.9%。资产总计达到57.5亿元,增长70.8%。

表1: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一年来,全县按照 “实施大开放、加速工业化、决战‘六百亿’、跨越‘十一五’”总体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蓄势前进,奋勇争先,全县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0891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9075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391401万元,增长19.9%;第三产业增加值200415万元,增长12.4%。人均生产总值为20295元。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8%、61.6%、24.6%。三次产业结构由原来的17.3:53.8:28.9调整为16.7:55.1:28.2,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二三一”结构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工业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县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67775万元,增长20.9%。农业基础地位得到保持,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更加牢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32794万元,增长12.7%,占GDP的比重达60.9%。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8.07亿元,增长28.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42亿元,增长38.2%。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1.35%,较上年提高1.49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9.9%。重点税源稳步增长。全县纳入重点税源企业60家,累计入库税收18724万元,占财政收入的23.2%。财政支出128653万元,增长21.2%,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670万元,同比增长14.1%;农林水事务支出26493万元,同比增长30%;粮油物资储备金融监管等事务198万元,同比增长31.3%。支出保障明显增强,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等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持。

二、农业

2010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现价)30.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实现农业增加值11.9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种植业产值12.4亿元,增长13.6%;林业产值1.8亿元,增长8.5%;牧业产值12.8亿元,增长10.1%;渔业产值3.6亿元,增长6.3%。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6420公顷,比上年增长1.06%;油料种植面积9710公顷,增长0.2%;棉花种植面积580公顷,增长68.1%;蔬菜种植面积6534公顷,增长3.7%。

全年粮食总产量284353吨,比去年同期减产-1.85%,其中,早稻115969吨,二晚141900吨。油料作物总产量为14368吨,其中花生5501吨。

全年肉类总产量64670吨,增长0.6%。年末生猪存栏412799头,增长4.5%;生猪出栏769724头,增长1.2%。全年水产品产量35403吨,增长6.1%。年末牛存栏25818头,减少5.7%。年末家禽存笼151.04万只,增长1.3%。

农业发展特色鲜明。坚持以工补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得到推广。以金农米业为代表,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5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19个,登记入社社员2.4万户。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加大,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2%。农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完成3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1万亩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改造中低产田1.18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0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163.9亿元,同比增长28.0%,工业增加值36.8亿元,增长20.9%。全县工业用电量49960万度,同比增长45.5%。

2010年,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5.1亿元,同比增长48.1%;工业增加值35.0亿元,增长26.5%;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1.8亿元,增长45.3%,产销率达到100.06%,较上年增加0.16个百分点;利税总额27.4亿元,增长81.3%,其中,利润总额21.9亿元,增长92.9%。资产总计达到57.5亿元,增长70.8%。

表1: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一年来,全县按照 “实施大开放、加速工业化、决战‘六百亿’、跨越‘十一五’”总体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蓄势前进,奋勇争先,全县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0891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9075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391401万元,增长19.9%;第三产业增加值200415万元,增长12.4%。人均生产总值为20295元。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8%、61.6%、24.6%。三次产业结构由原来的17.3:53.8:28.9调整为16.7:55.1:28.2,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二三一”结构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工业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县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67775万元,增长20.9%。农业基础地位得到保持,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更加牢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32794万元,增长12.7%,占GDP的比重达60.9%。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8.07亿元,增长28.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42亿元,增长38.2%。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1.35%,较上年提高1.49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9.9%。重点税源稳步增长。全县纳入重点税源企业60家,累计入库税收18724万元,占财政收入的23.2%。财政支出128653万元,增长21.2%,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670万元,同比增长14.1%;农林水事务支出26493万元,同比增长30%;粮油物资储备金融监管等事务198万元,同比增长31.3%。支出保障明显增强,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等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持。

二、农业

2010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现价)30.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实现农业增加值11.9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种植业产值12.4亿元,增长13.6%;林业产值1.8亿元,增长8.5%;牧业产值12.8亿元,增长10.1%;渔业产值3.6亿元,增长6.3%。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6420公顷,比上年增长1.06%;油料种植面积9710公顷,增长0.2%;棉花种植面积580公顷,增长68.1%;蔬菜种植面积6534公顷,增长3.7%。

全年粮食总产量284353吨,比去年同期减产-1.85%,其中,早稻115969吨,二晚141900吨。油料作物总产量为14368吨,其中花生5501吨。

全年肉类总产量64670吨,增长0.6%。年末生猪存栏412799头,增长4.5%;生猪出栏769724头,增长1.2%。全年水产品产量35403吨,增长6.1%。年末牛存栏25818头,减少5.7%。年末家禽存笼151.04万只,增长1.3%。

农业发展特色鲜明。坚持以工补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得到推广。以金农米业为代表,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5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19个,登记入社社员2.4万户。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加大,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2%。农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完成3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1万亩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改造中低产田1.18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0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163.9亿元,同比增长28.0%,工业增加值36.8亿元,增长20.9%。全县工业用电量49960万度,同比增长45.5%。

2010年,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5.1亿元,同比增长48.1%;工业增加值35.0亿元,增长26.5%;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1.8亿元,增长45.3%,产销率达到100.06%,较上年增加0.16个百分点;利税总额27.4亿元,增长81.3%,其中,利润总额21.9亿元,增长92.9%。资产总计达到57.5亿元,增长70.8%。

表1: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一年来,全县按照 “实施大开放、加速工业化、决战‘六百亿’、跨越‘十一五’”总体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蓄势前进,奋勇争先,全县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0891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9075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391401万元,增长19.9%;第三产业增加值200415万元,增长12.4%。人均生产总值为20295元。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8%、61.6%、24.6%。三次产业结构由原来的17.3:53.8:28.9调整为16.7:55.1:28.2,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二三一”结构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工业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县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67775万元,增长20.9%。农业基础地位得到保持,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更加牢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32794万元,增长12.7%,占GDP的比重达60.9%。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8.07亿元,增长28.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42亿元,增长38.2%。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1.35%,较上年提高1.49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9.9%。重点税源稳步增长。全县纳入重点税源企业60家,累计入库税收18724万元,占财政收入的23.2%。财政支出128653万元,增长21.2%,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670万元,同比增长14.1%;农林水事务支出26493万元,同比增长30%;粮油物资储备金融监管等事务198万元,同比增长31.3%。支出保障明显增强,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等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持。

二、农业

2010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现价)30.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实现农业增加值11.9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种植业产值12.4亿元,增长13.6%;林业产值1.8亿元,增长8.5%;牧业产值12.8亿元,增长10.1%;渔业产值3.6亿元,增长6.3%。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6420公顷,比上年增长1.06%;油料种植面积9710公顷,增长0.2%;棉花种植面积580公顷,增长68.1%;蔬菜种植面积6534公顷,增长3.7%。

全年粮食总产量284353吨,比去年同期减产-1.85%,其中,早稻115969吨,二晚141900吨。油料作物总产量为14368吨,其中花生5501吨。

全年肉类总产量64670吨,增长0.6%。年末生猪存栏412799头,增长4.5%;生猪出栏769724头,增长1.2%。全年水产品产量35403吨,增长6.1%。年末牛存栏25818头,减少5.7%。年末家禽存笼151.04万只,增长1.3%。

农业发展特色鲜明。坚持以工补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得到推广。以金农米业为代表,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5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19个,登记入社社员2.4万户。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加大,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2%。农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完成3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1万亩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改造中低产田1.18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0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163.9亿元,同比增长28.0%,工业增加值36.8亿元,增长20.9%。全县工业用电量49960万度,同比增长45.5%。

2010年,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5.1亿元,同比增长48.1%;工业增加值35.0亿元,增长26.5%;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1.8亿元,增长45.3%,产销率达到100.06%,较上年增加0.16个百分点;利税总额27.4亿元,增长81.3%,其中,利润总额21.9亿元,增长92.9%。资产总计达到57.5亿元,增长70.8%。

表1: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主要产品

单位

2010年

增长(%)

饮料酒

975

1.8

水  泥

万吨

131.6

20.4

服  装

万件

96.5

303.9

纱总量

36243

33.9

供电量

万度

49960

45.5

供水量

万吨

1035.5

31.6

饲  料

万吨

26.5

19.1

大  米

万吨

21.7

21.1

年末全县入园投产工业企业达127家,安置从业人数38261人,净增就业人数3108人,增长8.8%,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35.1亿元,增长32.7%。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税金分别完成145.4亿元、21.0亿元和5.0亿元,分别增长55.8%、85.6%和49.6%。

2010年,上高县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3917万元,比上年增长30.3%,完成增加值23626万元,增长12%。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为47894万元,比上年增长33.5%,其中:当年新签订合同额为43361万元,增长48%。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工程结算收入35807万元,比上年增长17.9%,实现利税3215万元,比上年增长33.6%,实现利润2893万元,增长35.3%。

建筑业企业应付工资总额和福利总额5990万元和462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和6.8%。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0年,全县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2207万元,同比增长26.4%,其中城镇投资557652万元,同比增长32.1%,农村非农户完成投资94653万元,同比增长23.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9992万元,同比下降26.2%。

民间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成为我县投资增长的主力军。2010年,在我县一系列引导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民间投资的意愿和投资的积极性显著增强,促进了民间投资的持续快速增长,使其在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2010年,全县民间完成投资608268万元,同比增长38.6%,占完成总额的89.2%;从民间投资的投向来看,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是民间投资的主导力量。

新开工项目增多,重点项目投资效益较好。新开工项目是拉动全县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2010年,全县5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41个,同比增长43.8%;竣工项目177个,同比增长41.2;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687836万元,同比增长32.5%,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483028万元,同比增长33.2%。

从新开工的行业投向看,制造业是新开工的重点领域,共完成投资403048万元,占新开工项目完成总额的83.4%。

资金到位情况良好。随着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放松货币政策的实施,2010年全县累计到位资金597165万元,同比增长37.6%,项目资金保障程度不断提高。从资金来源主要渠道来看,自筹资金535712万元,同比增长13.3%,是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

房地产开发投资略有下降,商品房销售额有所提高。2010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9992万元,同比下降26.2%;施工面积331153平方米,同比下降21.6%,竣工面积237712平方米,同比下降16.9%;但商品房销售额有所提高,2010年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289833平方米,同比增长15.7%,商品房销售额60463万元,同比增长41.9%。

五、国内贸易与物价

全县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757万元,比上年增长18.5%。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31966万元,同比增长13.4%,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9.3%;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5791万元,同比增长107.4%。分城乡看,全年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5876万元,同比增长105.2%;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1881万元,同比下降65.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5%,居住类价格上涨7.2%,娱乐教育及服务类价格上涨2.8%。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1%。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0%。

表2: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为100

项目

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

103.2

食品

105.5

其中:粮食

107.1

油脂

109.4

肉禽及其制品

98.8

114.2

烟酒及用品

100.2

衣着

95.3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99.3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5.6

交通和通信

100.1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2.8

居住

107.2

六、开放型经济

2010年,全县共引进客商投资项目115个,合同投资总额65.24亿,其中:一产项目1个,二产项目110个,三产项目4个,投资规模1000万元以上项目68个,亿元(千万美元)以上项目15个;引进省外工业资金27.75亿元,同比增长18.1%;新批外资项目8个,实际利用外资6028万美元;实现外贸出口1.61亿美元,同比增长45%,稳居全市前列。招商引资的强势推进,为大力培植税源、促进财政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七、交通、邮电和通讯

全年货物运输量501万吨,比上年增长4.6%;货物周转量34498万吨公里,同比增长 5.9%;全年客运量563万人,增长8.3%;旅客周转量24920万人公里;增长8.9%。

全年邮政业务总收入1835万元,增长73.8%,电信业务总收入2797万元,同比下降6.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9525户,移动电话20.1万户,计算机互联网9012户。

八、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692147万元,同比增长21.8%。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08148万元,增长22.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95136万元,增长16.4 %;人均居民储蓄14082元,比上年增加1892元,增长15.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64450万元,增长17.0%,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252563万元,增长14.8%;中长期贷款为211574万元,增长98.3%。

2010年全县保费收入9738万元,同比增长12.1%,其中:财产保费收入3310万元,同比增长15.2%;人寿保险保费收入6428万元,同比增长10.5%。

九、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

2010年,共争取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8个,立项19个,共争取科技经费126万元,其中争取国家级科技项目立项3个,获国家科技经费支持100万元。2010年科技成果推广成效显著,获宜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成果申报江西省重点新产品9个。2010年,全县共申请专利25个,其中获得授权专利25个。

2010年,全县共下派100名科技特派员对接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社及企业,进行农村科技创业和开展科技培训、技术引进等对接服务。全县科技特派员共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90余个(项),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420期,培训农民28600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5.9万多份,对接户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1800元,对接企业增加税收1600多万元,增加效益30%以上。

2010年,积极开展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县委、县政府下发了《上高县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的意见》和《上高县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2010年工作方案》。围绕全县5大产业,着力培育了江西金利隆橡胶履带有限公司等10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其中8家进入了市级行列。围绕优势产业,实施了3项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其中2个项目列入了市重大高新产业项目。开展校企合作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8项,涉及技术费用700余万元,县政府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南昌大学签订科技合作战略性框架协议。

2010年,培育2个市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共有科技人员32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拥有科研装备价值340余万元,开发新产品5项,研发投入110万元。

2010年,全县有普通中学14所,小学127所。在校高中生7281人,初中生13983人,小学生23176人,有职业中学两所和特殊学校一所,分别有学生6423人和117人。教师结构趋于合理,师资力量逐步增强,全县有中小学教职工2982人,其中:中学专任教师1378人。

全县有文化机构场所8个,文化馆(室)20个,群众性文艺组织76个,公共图书馆(室)160个,藏书量19万册,文物保护单位16个。县广播电台、县电视台、有线电视台、电视转播发射台、调频广播转播发射台各1座,电视综合覆盖人口34.36万人,覆盖率达99.1%,广播综合覆盖人口34.3万人,覆盖率达99%。

年末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4个,其中:综合性医院5个,卫生院17个。卫生技术人员1183人,较上年增加82人,其中,有执业医师431人,注册护士447人,药剂人员126人,检验人员56人。年末实有病床1007张。有万元以上设备507台,总价值达到 6152 万元。其中:50万元以下的484台,50-100万元的12台,100万元以上的11台。村级卫生室260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13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0年,全县年末总人口(公安年报)351607人,同比增长0.76%,全县人口出生率12.08‰,比上年增加1.44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5.66‰,增加0.0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6.42‰,比上年增长1.4个千分点。

2010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12670元,比上年人均增加1057元,增长9.1%。农民人均纯收入6482元,人均增加811元,增长14.3%。全县在职职工人均劳动报酬18477元,比上年增长13.8%。

民生保障落实有力。江西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上高基地如期建成并投入使用,阳光工程、雨露工程和金蓝领工程培训计划有效实施,培训劳动力1.2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5544人,城镇就业率达97.5%。城乡低保得到加强,保障对象扩大到1.9万人,人均月保障标准城区提高到250元,农村提高到110元,五保户供养提标和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改造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开展城乡困难群众“一站式”医疗救助工作试点,建立贫困儿童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光明·微笑”工程扎实推进,完成白内障患者手术514人。新建廉租房372套,发放廉租住房补贴82.8万元,有效缓解困难群众住房难题。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