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魅力上高 / 县情概况 / 上高名人

近代

时间: 2024-04-03 09:36 来源: 访问量:
【打印】 【字体:

黄懋材  字豪伯,田心乡王家村大屋里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生。他天资聪明,勤奋好学,才华出众。16岁中秀才之后,放弃科举,立志钻研科学,以图报效国家。他博览群书,广为涉猎,经史子集以外,尤致力于数学、天文等“经世之学”,对地理测量更加谙熟。他潜心研究了历代书中的地志和外夷列传,为中国拥有数千年古代文明而自豪。但对鸦片战争以来,屡受外人欺凌,国势日益倾颓,心中十分痛惜。他决定深入实际,到社会去调查,去探索。当时的上海,是租界林立商业繁华之地,黄懋材觉得首先应该到那里考察一番。同治五年(1866年)三月初六动身,于二十一日抵达上海。经人推荐,在余莲村创办的抚教局任职。从此,他把主要精力投向社会,认真留心时务,常出入于街头巷闾,以至戏园、妓院,透视社会上的流弊;又跻身身于驿馆、洋行、夷场和教堂,搜索外国人的底细。时逾一年,对英、法、德、俄、日、意、奥、荷、葡等国的政策、经济、军事、文化等等,都作了较详细的了妥,并将所见所闻,写成《沪游脞记》一书。

光绪元年(1875年),学政李文田在江西主持考试,黄懋材曾上书自陈,得以学术为上司所赏识。继任学政许庚身以黄懋材品尝兼优,尤精通数理,奏请朝廷“将黄懋材交发同文馆或天津上海等处机器局,以便使其进一步得到深造”。经考核合格,黄懋材进入了同文馆这所专门培养译员的学校。他努力学习英、法、德、俄、日等国文字,积极充实科学知识,提高测绘技术,为日后大展宏图积蓄力量。

光绪四年(1878年),英国以烟台议约“准其入藏探路”之文为借口,企图蚕食西藏。我次取道蜀中,俱被边疆人民阻止。在占据达吉岭之后,更变本加厉,对西藏地区虎视眈眈,朝廷特派黄懋材“以四品顶戴出境抽换二品顶戴”,前往三藏五印,察看情形。黄懋材与武举章鸿钧、长沙聂振声、慈溪裘祖荫,及跟随、厨役一行六人,于七月初七由四川成都起程,翻越大象岭、大雪山,跨过大渡河、泸定桥,过野人寨、火焰山,行走二百一十一天,于翌年二月初八,方进入中缅交界地蛮允。在缅月余,黄懋材详尽了解了缅甸国风民情,气候物产,及被英国蚕食的前因后果。三月二十七日,乘船离缅去印。又用半年多时间,对英属之五印度进行了考察。十月初一动身返回,过孟加拉湾,经新加坡、西贡,各停留半个多月。十一月初二日,乘船出海口,过七洲洋时,飓风聚起,满船人呼天叫地。黄懋材等人僵卧五昼夜,漂泊半个月始到香港。光绪六年正月到达广州。历时二年,行程五万,足迹遍及今缅甸、印度、孟加拉、新加坡、越南等国。历尽千辛万苦,搜集大量资料,在国内如此勘察边疆者可说罕见,在我国外交使上也堪称壮举。

黄懋材根据考察资料,绘制了《五印度全图》一册、《西域回部图》一册、《四川至西藏程途》一册、《云南至缅甸程途》一册。此外还著有《西輶日记》《印度札记》、《西徼水道》、《游历刍言》等政著,汇成《得一斋杂著四种》。《西輶日记》逐日记录了赴藏途中的山川地理形式、风土人情。《印度札记》以地理为主,实事求是地介绍了当时东南亚诸国在帝国主义占领下的情景。《西徼水道》中,考证了金沙江、鸭龙江、澜沧江、潞江等河流的源流,记载了龙川江、槟榔江、禹贡黑水、阿褥达四水、恒河、印度河的流向及水域,既订正了前人对这些水系的错误述说,也为这些水系流域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提供了详尽的资料。《游历刍言》内含《五印度形势》、《腾越边徼》、《西域形势》、《南洋形势》、《俄国图说》、《和林考》、《西域图说》等七篇政论文章,末附《印度杂兴》律诗七首。文中,黄懋材以一片爱国热情,详述了我国西部漫长边陲及其邻国的历史沿革、南洋诸岛的现实状况,并向清廷提出一系列新颖的政见。尤其在《南洋形势》中,他首先剖析了在“欧洲雄国环起”之时,东南亚各国的重要战略地位,提醒清廷注意“昔时南洋无足介意,今日之南洋必当予谋也”。他在如实反映东南亚各国广大华侨“或受土人之欺侮,或遭异邦之虐政”的情景后,发出了“论其人则百万羁旅尽中华之赤了,亟宜添设领事以资保护”的呼吁。其二,就当时海禁已开,我国与各国外交贸易活动频繁,急需人才的形势,提出“考取洋学,以罗人才”的具体方案。其三,针对当时海疆防务,认为“探测海道,以资练习”是当务之急。其四,对东南亚地区采取“联络各国,以固潘篱”的外交政策。就当时的国内外形势来说,黄懋材的这些政见,是很切合时宜的。但当时的清廷,内恐人民参与政治,外惧列强武力威胁,黄懋材的忠言直谏,哪能听得进去。所以,只落个“图说等件暂行留中”,而人却被抛撇到远离京城万里的云南。先后任平彝、弥勒知县共四年, 矢慎,秉公执法,两袖清风。后来,他以“本学术经济,不乐为外吏”为由,自请调京。改授会典馆协修,加稽查同文馆差。

黄懋材著《得一斋杂著四种》初版未曾见到。光绪十二年(1886年),翰林院编修江标予以重校刊出。被认为“叙记确而不支,考证博而能核”,是“讲边事者不可少之书”。读者接踵索要,没能满足需求。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江召棠在上高担任知县期间,征文考献,亲抵黄懋材家中,“觅是书之板仅存,而蠹朽剥落者及半”,“不忍其日就湮没”,遂加以补订,连同《沪游脞记》,一并刊行。另有《象数新理》、《机器略释》、《海国见闻录》、《沪游吟草》、《江城吟草》、《卮言》、《江西晷度表》、《丙寅至壬申年日记》和《得一斋外集》多种,共二十余卷。可惜,多已散失。光绪十六年(1890年)黄懋材在上海病逝,年仅47岁。

晏旭升 字岐山,号梧冈,天山(今塔下乡)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生。幼读诗文,先为廪生,后肄业于江西政法学校。通晓文史,尤擅绘画,所画水墨葡萄,风格朴素大方,构图疏密有致,笔锋轻重有力,着墨浓淡分明。名噪一时江西。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曾被选为上高县教育会副会长。1917年病故。

朱用光 原名朱炳然,号剑觉。泗溪乡皂溪村人。1908年2月 5日生于一个贫农家庭。父亲朱德辉帮人染布,同时租种几亩薄田,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母亲严秋英,忠厚贤惠,勤俭持家,节衣缩食,设法供用光读书,鼓励他努力上进。朱用光7岁进私塾。学习认真勤奋,凡是老师规定要背的诗文,他都背得滚瓜烂熟。10岁的时候,转到上高县立高等小学读书。他对学校的不良风气深恶痛绝,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并且常以“振兴中华,吾当努力”自勉,在逆流中砥砺志气,奋发向上。

1921年,朱用光高小毕业。因家中经济困难,未能继续升学。但他并没有放松对知识的渴求,仍坚持白天劳动,晚上挑灯苦读。这时,官桥饼店有个名叫刘从之的工人,为人诚实,和蔼可亲,并粗通文墨,常同朱用光来往,诉说工农苦难,给朱用光很大教育,促使他向当地来势力开战。这年冬天,喻开元等一伙劣绅在官桥以做“兴贤堂”为名,向当地农民派捐。说什么出了钱可以买个功名,与他们有钱有势的人平起平坐。但“兴贤堂”建起后,他们又声称要有小学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才可以进去,普通农民不能入座。为了拉拢地方上一班读书人,豪绅们在春节前夕,大造声势,散发请帖。邀请一些文人到“兴贤堂”团聚。朱用光也意料地得到了一张请帖。他对这些欺压人民的劣绅早就义愤填膺,坚决拒绝邀请,并挥毫写了一篇文章贴在“兴贤堂”门口,大胆地揭露了喻开元等人的罪恶。在他的影响下,有一部分接到请帖的文人也没去“兴贤堂”赴宴。朱用光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使喻开元一伙恼羞成怒。他们菜布流言蜚语,说朱用光不走正道,不识抬举,并恶狠狠地对朱用光的父亲说:“你家连吃饭都成问题,还要让孩子读什么书,真是麻雀跟雁鹅飞!

劣绅企图阻挠朱用光读书,朱用光偏要立志向上。1923年,以优异成绩考取了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即临江师范)。入学后,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经常阅读进步书刊,并积极参加共青团组织领导的反对贪官污吏等各项社会活动。“福州惨案”和“五 惨案”的消息传到第五师范后,朱用光联络同学召开大会,举行示威,强烈声讨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的滔天罪行。寒暑假回家,他清寒邀集家乡的青年朋友,写标语、画漫画,同当地封建势力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以当地地主朱雪春逼租逼债为例,说明农民受剥削,地主是寄生虫。1925年5月,朱用光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由学校教师龙松泉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7月,朱用光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怀着满腔革命热情回到家乡,进行革命活动。同年九有,北伐军攻克上高,官桥的乡绅以庆祝北伐军胜利为名,请来戏班子在“兴贤堂”唱“万寿戏”。劣绅喻开元的儿子喻豪生借机在戏台上“讲演”,大肆欺骗农民,强迫农民纳捐交谷,并且恶毒地攻击农民运动,说农民协会就是要老百姓去当兵,谁参加了,谁就要去打仗卖命等等。朱用光当即台进行驳斥道:“乡亲们,我们要多长个心眼,不要上了坏人的当。人人都亲眼看到‘兴贤堂’是我们大家出钱做的,可是宴会的时候,都是哪些人在里面大吃大喝?我们穷人有份吗?‘兴贤堂’办起学校以后,在里面读书的又全是些富豪子弟,我们老百姓的孩子连进都不能进,大家想一想,这是合理的吗?土豪劣绅不种田,不做事,却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而我们穷苦人家每日‘面对黄土背朝天’地苦干,还吃不饱穿不暖。谷到哪里去了呢?说穿了就是被这些土豪劣绅剥削去了。”接着,他又说:“农民协会是农民自己的组织,成立农民协会的目的,就是要把千百万穷苦农民组织起来,团结一心,把那些土豪劣绅、贪官污吏打倒”。朱用光的演说,讲出了穷苦农怕心里话,在场的群众深受启发和鼓舞。当天,朱用光又写了一幅“军阀虽除,劣绅未倒,群黎尚在疮痍,有甚心情歌万寿;集中力量拔封根”的对联,贴在“兴贤堂”的大门口两边,群众看了都说写得好。

1927年初,朱用光在南昌联络上高进步青年胡绍祖、郑锡龄、晏国昌、冷应曦、曾容光、李赣、黄翔北等人,抓住省议会议员王匡国(上高县人),当众揭露了他的反革命罪行。农历二月,朱用光被省农协任命为农运特派员,返回上高领导农民运动。大大力开展农运的同时,又遵照中共江西区委的指示,积极发展党的组织。先后发展了胡绍祖、郑锡龄、晏国昌、黄翔北、冷戴清、肖春生、邹盛召、胡念祖九名党员,在城内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上高县第一个支部。朱用光为书记。从此,上高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共上高支部的直接领导下,建立了县区农民协会,农民运动迅猛开展。朱用光亲自领导的五区农运有声有色。农历四月二十四日下午,朱用光在官桥香祖园召开了区乡农民协会负责人会议,决定先拿“五区王”喻开元开刀,打击土豪劣绅的威风,鼓舞广大农民的斗志。第二天天还没亮,五区的农协会员,以及官桥附近的穷苦农民数千人,手持大刀、梭镖,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兴贤堂”。朱用光作了简单动员,然后将队伍编成三路,分别从罗末山、百花洲、燕形,向喻开元住的小港村进发。喻开元闻风丧胆,连夜溜走。他的自卫队溃不成军,四处逃散。群众冲进喻开元家里,抄了他的家,烧了地契,关押了喻开元的哥哥喻仁甫,并没收了喻仁甫和其他几家地主的浮财。当地农民兴高采烈地编了首歌谣唱道:“民国十六年,打倒喻开元,喻开元溜起走;二十五日捉仁甫,仁甫吓得难,出了花边七百元”。这次斗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的嚣张气焰,大大激发了农民群众的革命热情。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县的农运工作,二十六日,朱用光和省特派员曾燕堂以及农协委员胡绍祖、冷戴清,带领五区上千农民,手持武器,到上高县城举行武装游行示威。游行队伍首先在县城河南街万寿宫召开大会,朱用光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打倒土豪劣绅。会后,他领着队伍从河南街游行到河北街。沿途参加游行的还有农民、店员、工人以及市民一两千人。这支队伍团结一致,先没收了大恶霸李报春和郑作群的财产。接着,朱用光又带领队伍到自己的舅父——土豪严宪初家,没收了他的浮财。这次武装游行示威,震动了全县,促使全县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继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汪精卫也于7月15日公开叛变。上高的封建反动势力死灰复燃,卷土重来。喻开元组织了“靖卫团”,自封为团长,让红帮头子朱联奎当队长,网罗流氓地痞为打手,横行城乡。许多农民会骨干被捕,农会和其他革命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朱用光等不得不转入地下斗争。1927年8月11日,由潘心源率领的浏阳工农义勇队和武汉警卫团(合名为国民革命军二十军独立团),因为没有赶上参加南昌起义,由安义取道上高,前往铜鼓,途经官桥,朱用光立即和农会干部冷戴清、冷大犁、晏国昌加入这支部队,参加秋收起义。在战斗中,冷戴清、冷大犁英勇牺牲了,朱用光、晏国昌和部队也失去了联系。两人设法返回上高时,在万载境内被国民党军队当作嫌疑分子逮捕。当时,正隐蔽在万载的黄翔北听到这一消息后,花钱托人将他们保出。后来,晏国昌隐蔽于分宜操场。朱用光于九月下旬到宜春,转道南昌、九江,最后到达上海。历尽艰辛,终于和党组织取得了联系。之后,朱用光经常回九江做联络工作。联络点是在南浔铁路局工作的蔡藻清(宜丰人)家,秘密从事革命活动。同时,在上海参与编辑出版《青年的呼声》,向反动派投枪,唤起民众英勇斗争。1930年,朱用光在上海被捕牺牲,年仅22岁。

胡绍祖 字君绳,泗溪胡家人。1908年1月15日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入学前,他就能背诵一些诗文;入学不久,就能写出简洁的文章。九岁时,他在村塾读书,写过一篇《说农人》的文章,层次清晰,字句确切,真实地描绘了农民受剥削受压迫的情景,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他常与穷人家的孩子来往,看不惯阔少爷的横行霸道,便将村中贫穷人家的孩子联合起来,惩治这些恶少。

1919年秋,胡绍祖入上高县立高等小学读书。192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江西省立工业学校。当时全国反帝反封建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各种文化团体、进步组织以及进步书刊如雨后春笋相继出现。胡绍祖一到学校就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影响,开始阅读《向导》、《新青年》等刊物,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江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群起声援。胡绍祖回到上高,组织青年学生上街游行示威,宣传抵制日货,激发人民大众的爱国热情。为迎接北伐军进驻南昌,他做了大量宣传和准备工作。接着。回县动员青年投入革命,组织了上高国民革命先锋社,自任社长,吸收成员二百多人。先锋社以建立新上高为宗旨,大力宣传革命形势,抨击上高的黑暗政治,传播新文化和新思想,发展进步力量,动员上高广大青年参加国民革命。经朱用光介绍,胡绍祖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和朱用光一起,组织了上高的农民运动。他亲自撰写《告农民书》,到县内各地张贴。书中说:“亲爱的农民们,你们受土豪劣绅的压迫剥削受够了。社会上的东西是你们用锄头锄出来的,你们没有吃没有穿,都是被土豪劣绅夺去了。让我们起锄头吧,把土豪劣绅锄掉……”《告农民书》深刻地揭露了土豪劣绅的罪恶,提高了群众的阶级觉悟,广大农民纷纷加入自己的组织——农民协会,积极投入打土豪斗争。正当农民运动的烈火向全国燃烧的时候,他的表兄黄开国(地主)找他说情,胡绍祖严正地对他说:“我不能为了私情而背叛人民!人干了对不起农民的事情,只有听候农民处置。”之后,胡绍祖担任了国民党上高县党部工人部长。工人运动顺利开展。在国民革命先锋社的带动下,上高的青年工作,也发展很快。

大革命失败后,上高的环境非常恶劣。喻开元等组织了“清乡委员会”、“靖卫团”等反动武装,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镇压。胡绍祖及时转入地下,为革命进行秘密工作而夜行晓宿,奔走于南昌、泗溪、上高县城一带。1928年,为适应革命工作需要,他转入省立医专读书,后被国民党省党部以共产党的“罪名”开除了学籍。这年冬,他奉中共江西省委指示,秘密回县建立中共上高特别支部,任特支书记。在泗溪下房胡氏祠堂内,以制造肥皂为掩护,发展组织。在上高、高安、宜丰三县边境地区先后发展党员14人。特支在秘密发展组织的同时,还抓住有利时机,开展群众斗争。

1929年秋,泗溪小学校长、国民党县党部干事聂谦,胁迫学校教职工一律加入国民党。特支成员胡光前带头抵制了这一活动。聂谦怀恨在心,资金积累将胡光前解聘。特支组织学生在村中游行示威,迫使校董事会换了反动校长聂谦,并慰留胡光前继续任教。国民党在泗溪其它各村胁迫群众入党的活动也宣告失败。

1929年冬,特支接到省委通知:省委交通负责人梁桂阁被捕。胡绍祖为了及时与组织取得联系和汇报工作,于1930年2月14日涉险到了南昌。4月。国民党南昌卫戍区司令部的便衣特务。在上高旅省同乡会将胡绍祖绑架。在狱中,反动派对他多次施以酷刑,企图从他嘴中得到党的活动情况。胡绍祖尽管浑身上下鞭痕累累,又被踩杠子压断了双腿,但他始终坚贞不屈。7月,红一军团向长沙进军迫近南昌时,国民党惶恐万状,对政治犯进行疯狂地屠杀。胡绍祖被敌人处以电刑,牺牲时年仅22岁。

傅学祥 蒙山乡充武村人。1894年出生。高小文化。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上高、高安、新余交界地——傅家圩,建立了党的支部。组织农会,支援红军,开展打土豪斗争。1930年秋,傅学祥被捕牺牲,时年36岁。在敌人酷刑下,他宁死不屈。就义前,他悲愤激昂地写了一份遗书——《血泪传》:

今天,是九月三十日,让我高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对不起广大的穷苦人民,吾实感遗憾。但在这个时候却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因为土豪劣绅受到了我们沉重打击。然而在他们发疯的时候……我马上要与大家永别了!要与我们的农民协会永别了!你们要恨国民党,一定要报仇,而且要替全国穷苦人民报仇。我们要象劳动革命的吴德贵同志、何瑞九同志一样,在敌人面前临(宁)死不屈。一定要替革命的先烈报仇!……我不行了……,你们到推开乌云见太阳之时,一定要把国民党的区长——傅桥然彻底埋葬!

好吧!再见了,我的亲人们:

致礼

傅学祥一九三○年秋月

(遗书现存在上高县博物馆)

喻宜昌、喻如春、喻汉昌、喻文成 四人都是泗溪乡官桥村人。宜昌、如春都有高小文化。宜昌能文,如春善谈。汉昌、文成都是农民,略会武功。1929年,四人与湘鄂赣省修铜宜奉县天宝区苏维埃取得联系,于官桥一逞秘密建立了宁泰乡苏维埃。在喻如春的协助下,喻宜昌利用身任联保主任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革命组织,为苏区筹集钱粮和食盐。喻汉昌和喻文成担任交通,来往于官桥、苏区之间,传递情报,运送物资。1933年农历四月,由于坏人喻前昌告密,四人先后被捕。当年六月初一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于上高县城石桥下沙洲里。

袁舍 泗溪乡袁埠村人。1901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他靠租种几亩薄田和帮人杀猪,以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二十岁那年,他砍了几担烧柴,又被恶霸袁启甫抢走,这使他更加痛恨地主阶级剥削和压迫。

1932年春,中共万载中心县委白区工作团负责人王玉清,在泗溪一带从事秘密活动,和袁舍有了接触,启发他懂得了革命道理,介绍他加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坪塘区委副书记,负责该地游击队领导工作。袁舍以在河口摆渡为掩护,积极宣传党的政策,串连发动群众。在袁埠、易坊、河口、况坊、禾埠、华阳等地建立了农民协会和反帝大同盟组织,发展会员两千多人。

1932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袁舍和他领导的革命组织负责人,两次齐集良田北公庙开会,商讨暴动事宜。由于叛徒告密,遭国民党保他队破坏,暴动失败。袁舍暂时隐蔽。1933年农历三月,叛徒袁裕蝉把袁舍骗至家中,用酒灌醉后,向伪县长张明达告密。袁舍被捕,押至上高。连日严刑逼供,袁舍只字不讲,英勇就义。

晏麻佬、晏元定、晏由苟 皆塔下乡天山村人。1933年,中共万宜上县委派杨石、罗盛明等来上高开展革命活动,在天岭一带发展了晏麻佬、晏元定、晏由苟和蒙山皂江的李玉四加入共产党员的组织,并建立了上简区委。区委建立后,首先镇压了蒙山乡长张克明;继之奇袭南港圩,打土豪,筹款子。于是,群众斗志高涨。不久,国民党组织高安、清江、新余、上高地言反动武装大肆围剿,晏麻佬、晏元定、晏由苟等先后被捕,惨遭杀害。

王祥兴 田心土屋村人。生于1910年。家贫,七岁就被迫在地主家里放牛。12岁起跟随父亲参加田间劳动,15岁便学会了各种农活。18岁那年,父亲不幸逝世。正在贫困穷苦的时候,湘鄂赣苏维埃在万载建立,王祥兴毅然参加了游击队,积极配合红军打土豪,打白军(国民党的军队)。1931年8月,王祥兴被捕。敌人打得他遍体鳞伤,没得到任何口供,只好把他放了。出狱后,他又回到了田心游击队。

1932年,王祥兴担任游击队联络员。他千方百计地传送情报。有一次,途中碰到了敌人,他来不及躲避,就迅速将情报塞在口中,装作哑巴,骗过了敌人的盘问,终于把情报安全地送到了目的地。

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和游击区人民实行疯狂的屠杀。当时,游击队中部分意志不坚定的人主张解散队伍,到白区去“自新”。田心区委在田心的小江边开了个特别会议,批判了投降主义思想,决定继续坚持斗争。之后,游击队被迫撤到分宜竹子丛山里。队长邹细毛主张解散队伍,向敌人自首。王祥兴极力反对,坚定地说:“宁死不投降,有一粒子弹就要坚持打死一个敌人!”邹细毛恼羞成怒,用枪对着王祥兴威胁说:“你反对我,今天就枪毙你!”王祥兴毫不畏惧地说:“枪毙我也不投降!”这时,叛徒邹细毛扣动了扳机,子弹穿透了革命战士王祥兴的胸膛。王祥兴壮烈牺牲。

廖正才 本不姓廖,生于锦江乡泉塘村况姓人家。排行老二,幼名正光。时值光绪壬午(1882年)。外敌入侵,国困民乏,况正光父母拼命劳动,省吃俭用,也难以维持生活。幼年的况正光常常是食不饱肚,衣不遮体。七岁那年,粮差廖某催缴田赋来到泉塘,看到这孩子虽然身体瘦弱,但还活泼可爱,心想老两口无儿无女,何不把他讨去,以便日后有个照料。经过和况家洽商,将况正光买回家来,并给他改了名字叫廖正才。

廖正才在城南廖家开始过上了暖饱日子。可是两年之后,那粮差一病不治,与世长辞了。此时,廖正才已九岁出头,凭着小小田径气,跻身茶馆酒店,干起了洗碗刷碟工作。年纪稍大,他又边干杂活,边织夏布,靠自己的双手赚钱,来维持他和养母的生活。

廖正才十七八岁时,学会了吸烟喝酒。继而赌博嫖娼,样样都来。当时帮会盛行,他又加入了在上高势力较大的帮会组织——洪光会(即红帮),当上了红帮的小头头。自然沾了不少腥膻臭味。他的养母,经常耳提面命,教育儿子要注意邻里和睦,莫干伤天害理的事情。廖正才是个孝子,把养母的话牢记心中,每遇与人发生口角,就极力克制自己,避免酿成更大的争端。所以,那时在人们心目中,廖正才只是个小小地痞,并不是众手所指的恶棍。

上高县城分南北两市,锦江贯穿其中,河北青阳门外有座二郎庙,每年庙会从古历六月二十四日开始,直闹到七月初四收场,是城乡物资交流的佳期,是戏班大显身手的时候,更是赌徒汇聚拼输赢的时机。锦江两岸南来北往的人更多。1929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尽管涨了大水,道路阻隔,但庙会活动照常进行。会期的头一天廖正才就把身上的钱输了个精光,回家蒙着头睡了一觉。未等天亮,他又带上钱钞直奔江边,放天嗓门向北岸高喊:“快把船划过来!”因为天未大亮,行船危险,那船工硬是不理不睬。时隔半个时辰,船才载着乘客荡了过来,没等船上人下完,廖正才就抢先跳了上去,而且催促快开。船工却按紧船头竹篙,要大家莫慌,并反驳廖说:“想快莫坐船,你就修座石桥好了。”就此两人顶顶撞撞,进而争抢竹篙,你按我拔,一不小心,廖正才失足跌进水里,爬上岸来,心里很不是滋味,又对船工无可奈何,发狠地朝船上臭骂几句,带着一身泥水跑回家去。

作为洪光会小头目的廖正才,哪能受得了这种侮辱。他更换了衣服,就要邀集一班人马找船工寻衅。可他养母却极力劝阻,让他有理应该评理,无理不能惹是生非。廖正才听从母劝,闭门思过。他想,别人笑自己修不起石桥,自己偏要争这口气。然而,想修这座大桥实在不易。先前不少人打过修桥的主意:明朝万历年间抗头(今蒙山乡抗头湾)财主晏以清独家捐资,只建起几个墩基,不得不半途而废。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知县王木云、乾隆七年(1742年)巡道陈浩,曾先后议修,都因工程浩大没敢动手。1918~1919年间,乡绅喻开元、黄拱辰等发起修桥倡议,终因无人响应而作罢。前后四百多年,不少人打过主意,却一事无成,人们对兴建青阳石桥已不抱希望。所以,人们在餐前饭后扯起这件事来,往往淡然一笑说:“除非姓”撂“的来办呢!”(撂、廖同音。意即丢掉、抛弃,白费力气)。廖正才想修这座桥,想争这口气。他先找红光会内的弟兄们商量,他们都说拿不起钱;接着又向当地富豪求助,也碰了壁;廖正才只好求见县长。县长顺口说了个“可以”,但要他先拿出个具体计划。他苦思冥想,认为应该从三点做起:一是让头头出面(由县区头面人物组成发起名单);二是有钱的出钱(买卖行业按三厘抽税);三是建立办事机构(设立专办实事的石桥局)。经过一番奔走呼号,终于搞出了“青阳石桥发起名单”,廖正才被推行为石桥局经理。他根据具体任务,把局里分为收支、文书、监工、募捐、庶务五股,强调工作各负其责,坚持惩奖分明。但也要求互相协作。接着,他当着全局职员,发誓做到四个保证:一不再赌博,二不再大吃大喝,三不挪用公款,四办事公道。最后,他坚决表示,从即日起,蓄发留须,桥不建成,永不剃刮。1929年古历十月十八日存土动工,筑坝载流。从此,他以建桥工地为家,与职工同甘共苦,每日三餐粗茶淡饭,常年为筹集资金四处奔走。

资金是建桥中的第一个难题,过去有人修了没修成,或想修不敢修,就是难在资金上。作为平民百姓的廖正才,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呢?长期以来,上高流传着“上高财主晏昌八,顶不上宜丰一个舂米瞎”的歌谣,说的是晏以清独家捐资,修青阳桥失败,而宜丰县舂米瞎子乡天寿,“馨资百两”,劝募四方,半年建成“太和”大桥的故事。这对廖正才启发很大。所以,他在提取“毫厘税”远远不够时,又取得各行各业的支持,发行了石桥局票证,在县内市场流通,起到了资金周转的作用。而更主要的还靠募捐。为了募捐,他足迹踏遍了上高的山山水水,苦口婆心地述说着兴建青阳石桥的好处。上高的广大民众,被廖正才的决心所感动,有钱的捐钱,有献料,各尽其能,齐为修建青阳石桥出力。使这座全长八百多尺,可并行两辆卡车的十墩九孔大桥,六年竣工,于1935年12月24日剪彩通行,开上高建桥史上的先例。

桥成不久,廖正才瞌然去世。六年来,他经手五十多万串钱(计银洋十六万多元),涓没滴归公,分毫不沾,死后,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难怪当时有人说:这座桥,实际 群力桥,也可叫“廖正桥”啊!

王全昌 泗溪乡墓田峨坑村人。农民出身,勤劳淳厚,为全村人民所尊敬。1941年3月,侵犯上高的日军窜到墓田村时,全村群众被敌包围在附近山中,由于王全昌胆大心细又熟悉地形和道路,率众巧妙冲出敌围,安全抵达中国军队阵地。

中国军队指挥员听了民众关于敌情的报告,决定给这股敌人以毁灭性打击。王全昌自告奋勇充当向导,带领战士穿林涉水,偷偷地摸到敌军阵地,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全歼了敌军一个大队,而王全昌去在敌我激战时,因受重伤而长眠地下。

熊先移 泗溪乡蒲城村人,1911年生。知识分子出身。具有爱国热情。当上高会战紧急时刻,他把家属及时进行疏散,与驻军57师联系,自愿担任义务情报工作。1941年3月20日,日军窜至蒲城,迫使熊先移充当夫役。白天,他忍着鞭挞,卖力扛物资,使敌人不怀疑他是个老实的“顺民”;夜晚,趁敌人熟睡时,他将敌人的军用地图和作战文件捡了一包,潜出警戒线,奔向附近的山林藏匿。日军发觉被窃,四处搜索毫无所获,遂将整个山林包围。眼看快天亮了,熊先移只有强渡泗溪河这条出路。他先把文件地图包在一起抛将过河,然后纵身入河向对岸泅去。可是,这时敌人的机枪步枪一齐扫射,熊先移负伤多处壮烈牺牲,时年30岁。

丁树人 原名丁尉祖,字安黎。1889年出生于锦江乡锦南村

一小康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江西优级师范数理科毕业后,从教40余年。先后担任瑞州中学、宜春中学教员,贵溪中学训育主任,鄱阳中学事务主任,赣省中学教导主任。1945年4月,应聘为上高中学校长。当年11月1日向省教育厅呈报《办学意见书》,后按书行事。在任三年,充实了图书资料,购置了仪器标本96件和生物设备一套,开辟了初具规模的简易农场,并绞尽脑汁,筹集资金,请省建工队兴建700平方米教学楼两栋。至今40余年,仍坚实完好。此外,还邀集同仁办了新民书店和敦幼小学,为发展上高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丁担任上高中学校长期间,常教育青年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在1948年上高中学同学录弁言中,他写道:“敦品励学,慎思笃行,毋存地域观念,勿萌封建思想。”张子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后世开太平,愿诸生共勉之。”

1950年,丁树人年已60,退居于家,凉亭村聘他任教,方圆数里学童纷纷赶来就读。他日育儿童,夜教成人,书声朗朗,家长学生皆大欢喜。1955年,他被中共上高县委定为统战对象,安排于县工会职工业余学校任教。他以校为家,为提高职工文化而辛勤劳动。1957年5月3日病故,安葬于秤锤山巅。

胡菊花 田心乡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担任地下交通员。

1933年春节前夕,湘鄂赣省委书记陈寿昌,把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交给了白区工作部长邓洪,要他通过白区,向湘赣苏区书记兼红军第六军团政委任弼时汇报紧急重要情况,并呈送一包极关重要的党内文件。邓洪在十名武装战士护送下,冒着风雨,从万载仙沅出发,一个通霄,赶到西面环山的小村白泥坳,很快地和胡菊花取得了联系。胡菊花当即告诉邓洪:“最近村里来了个名叫黄袁麻子的反革命,他在去年杀害了好几个负伤的红军。”邓洪果断地决定:“搞掉他!”由胡菊花领路,邓洪和班长陈兴趁黄袁麻子熟睡时,将黄捕获,审问了他杀害红军伤员的罪行后,立即用绳子把黄袁麻子勒死,丢进村外一口废炭井里。接着,胡菊花要丈夫周细伢在门外放哨,亲自煮饭炒菜,让邓洪等饱餐一顿。白天,她领着大家在树林里藏,晚饭后,由周细伢带路,绕过国民党部队的哨卡,通过分宜桂村、杨桥等地,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周细伢返回时,已是第二天早饭过后,他刚跨进门槛,乡丁一起涌来。周细伢被捕后,敌人软硬兼施,吊打火烧,要他招出红军的去向,他始终没有吐露一字,最后,被打得半死,敌人才放他回家。胡菊花想方设法弄些草药,给丈夫医治。可是,正当她给丈夫敷药时,国民党反动派又把她抓去,拷打逼供,胡菊花始终守口如瓶。经过一番折磨,她怀孕八个月的婴儿早产了,敌人不得不把她放回。不几天,她丈夫周细伢因重伤无治,吐血而亡。因为家穷,买不起棺材,就用席卷着埋下了土。那早产的婴儿也无法养活,只得抱给了别人。国民党反动派还不甘心,又扛走她的猪,烧了她的屋,将她和两个孩子赶出了家门。胡菊花只好拖儿带女挖野菜充饥,有时忍辱挨门乞讨。她从白泥坳逃至分宜县的高岚、满西、杨桥,然后又逃到宜春、万载的株潭等地,一路行乞,终日不得温饱,只好把两个孩子忍痛卖给了别人。自己还是活不下去,只得改嫁在万载县罗陂头。不久,后夫死去。她全靠绩苎麻来维持生活。在那度日如年的日子里,她时刻怀念着自己被害的丈夫、亲生的骨肉和革命同志们,盼望着革命的胜利。

1949年7月,罗陂头解放。她欣喜若狂,买了一封五千响爆竹,到解放军驻地门口点燃起来。当驻军首长和她握手时,她激动得热泪盈眶,半天才说出一句话:“终于把你们盼来了!”当年胡菊花掩护过的白区工作部长邓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江西省副省长,他费了很多周折,于1957年1月在万载找到胡菊花。在政府的关怀下,她回到了上高田心,先后当选为省二届、三届人民代表。两个儿子也相继回到她的身边。胡菊花晚年过着幸福的生活。1972年安然与世长辞。

徐九万 锦江乡新华村人。1920年出生于贫农家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担任过民兵队长。1952年2月带头组织了全县第一个互助组——徐九万农业互助组。1953年3月,徐九万又率先建立了上高县第一个农业初级合作社——新华农业初级合作社。不久,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教育下,他更加热爱社会主义事业,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把心都扑在农业社。常年吃苦耐劳,带头生产。天旱时,日夜巡回在田间放水,保证了全社增产增收。1954年4月,他所领导的新华农业初级社被评为省特等模范社。徐九万出席了省劳动模范代表大会,荣获金质奖章一枚。

1955年11月,他又带领新华社农业初级合作社转为新华高级农业合作社。1957年2月,该社被评为省特优模范单位。徐九万又一次出席了省劳动模范代表大会,还赴北京观光。当时,他被上高人民誉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带头人。1982年,徐九万在家病故。

黄君才 锦江乡团结村人。1907年生。15岁学皮匠,20岁开始额花鼓旦角。23岁拜瑞河戏名旦(柴旦)为师,学演《拾玉镯》、《贵枝写状》、《白蛇传》、《陈杏元和番》等昆曲、高腔剧目。他先后搭过瑞河诸班,辗转瑞州各县,所选大小剧目,无不能导会演,人称“百角子弟”,声誉渐著。25岁又与艺友严皮合伙主班“双秀台”。1946年双秀台散班,与严皮同进宜丰福兴舞台。解放前夕,戏班走投无路,被迫返乡,开茶店于斜口桥头。1950年,邀集流散艺友,招收本地学徒,成立了业余性质的团结俱乐部,又叫白沙湾剧团,由他主班兼主导演。在这期间,他一面坚持茶店营业,一面从戏曲活动,并常以茶店部分收入,为俱乐部购置道具或资助艺友生计,排演了《四进士》、《打渔杀家》、《打击侵略者》、《小二黑结婚》等十多个剧目,演遍了全县各个集镇和很多村庄。1955年,以俱乐部演员为基础,而且带出不少旦角学徒。在年近花甲的岁月里,他除担当过老旦、采旦外,还主演了花脸、须生,如《血手印》里的包公、《薛刚反唐》里的徐策和《十五贯》里的过于执等,都给人较深的印象。他一生然爱戏艺,献身戏曲事业,1964年退休之后,还经常到剧团,提建议,出主意,希望剧团办得更好。1983年2月23日因病逝世,享年76岁。

黄先 学名黄国雄,男,汉族,1910年12月生于田心镇斗门村合仁屋场。幼时在家读私塾3年。1925年,景高小学毕业考入万载县龙河初中,翌年转入上高就读。1928年考入南昌鸿声中学。受革命思潮影响,喜读进步书刊。1931年,高中毕业便与好友陈润生等人相约,同去上海寻找中国共产党。1931年秋,考入上海中国公学;同年冬,参加反帝大同盟。193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上海市反帝大同盟法南区委宣传干事,负责领导上海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大夏大学、圣约翰大学党支部和电车工人党支部、上海县政府党支部工作。当时的上海,国民党特务众多,大肆捕杀中国共产党党员,工作中必须提高警惕。1933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党支部工作时,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因逼不出口供,被国民党当局以违反国家治安罪判处7年徒刑。在狱中,参加并协助领导绝食斗争。1937年8月,国共合作被获释后,主动赴延安寻找党组织,经武汉到西安,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青年训练班工作;经青训班负责人介绍,赴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留校任教;讲授《社会发展史》课程。抗日战争初期,任中央组织部干部科干事。1938年分配到中央组织部干部科任干事。1939年4月,调华东局组织部任干部科长;同年7月,任赣东北特委书记。当时,特委的任务是发动群众,建立武装,粉碎日寇,打通浙赣线,建立赣东北抗日根据地。经数月工作,先后在波阳、彭泽、万年、景德镇等10余个县发展党组织,建立100余人的革命武装。1939年12月,特委带领这支革命武装在彭泽、宿松、黄梅间开展游击战;经不懈努力,革命武装发展至500余人,编为黄湖大队,并建立黄湖抗日根据地。

1941年至1945年,先后任安徽省皖江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皖江区党委沿地委副书记兼中心党委书记、沿江地委书记。1945年后,任新四军第7师21旅政委、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7师政委、华东野战军南下先遣支队支队政委,先后率部参加宿北、莱芜、渡江、南麻、豫东战役和孟良崮歼灭张灵甫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赣东北行政公署专员、区委副书记、赣西南行政公署专员、省民政厅厅长、省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兼工业厅厅长、副省长兼省计划委员会主任。任副省长兼计划委员主任期间,注重江西经济全面发展,使江西的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为江西工农业现代化作了奠基性工作。1954年8月始,先后任省委常委、书记处候补书记、省政府副省长、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1968年1月始,任省革命委员会(简称省革委)党的核心小组成员、省革委会副主任。1976年10月,任山东省革委副主任。1990年,离休回南昌休养。

1990年离休后,为支援家乡发展公益事业和教育事业,先后2次将自己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1万余人民币捐献给家乡。

1995年10月16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南昌逝世,享年85岁。

汪祖美 男,汉族,1915年10月生于野市乡河里村一贫苦农民家庭。幼年时期,饱受剥削压 迫之苦。1930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副支队长、副师长、师长、第二铁道兵学校校长、铁道兵司令部副参谋长等职。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章。1982年以副兵团职离休。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红军三军团,参加保卫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二、三、四、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举世闻名的长征。参加了龙岗、石山、兴国、宜黄、广昌等重要战斗,作战勇敢,身先士卒,取得多场战役胜利。长征途中,克服艰难险阻,率部顽强战斗,突破敌人重重围追堵截,闯过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胜利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战斗任务,为长征胜利建立了功勋。到陕北后,任甘肃独立二团团长,为巩固和发展陕甘宁抗日根据地而不懈工作和战斗。

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陕北红29军3团副团长兼参谋长、1团团长、甘肃留守兵团385旅7团参谋长等职,主要担任保卫党中央机关的重要任务。出色完成作战、训练、生产及保卫党中央安全的任务。在留守兵团军政研讨班和中央党校3年学习生活中,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建理论,思想政治水平不断提高,多次获奖。

抗日战争胜利后,随部队进入东北解放区,在东北民主联军第24旅70团、第3师10旅30团、辽吉军区第二分区16团、独立第3团等部队任团长。为巩固和发展东北革命根据地,率部清匪反霸、作战训练、筹措粮款等,做出优异成绩。在抓独立3团的军事训练中,全团获集体优胜奖。1948年7月,任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第三支队副支队长。为配合东北野战军夺取辽沈战役,保障军运,率部抢修松花江铁路大桥。辽沈战役胜利后,入关沿线抢修北宁、津浦等铁路,为东北野战军入关作战,夺取解放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8月任铁道兵团第1师副师长、代理师长。1950年11月率部参加抗美援朝,在保卫铁路运输线的激烈战斗中,深入一线指挥;铁路随炸随修,粉碎敌人“绞杀战”,战胜特大洪水,保障铁路畅通,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建立卓越功勋。回国后,1954年7月任铁道兵第1师师长,率部参加鹰厦、昆一、昆河、昆明枢纽站等铁路建设,胜利完成上级交给的工程任务。1960年7月,进入高等军事学院速成系一期学习。1961年6月,任第二铁道兵学校校长。1963年4月,任铁道兵司令部副参谋长、顾问。

因病医治无效,于1993年2月17日7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晏火生 男,1919年生,蒙山乡抗头村陂头村民小组人,196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2年任陂头生产队长后,带领社员艰苦奋斗,3年开荒造田360余亩,同时改造低产田200余亩。1964年,全队粮食总产量16.25万千克,比1962年翻一番,卖给国家粮食12.5万千克,全县率先实现户均贡献万斤粮。当年被评为省、地、县劳动模范。1964年至1969年,生产队粮食总产连年增长,连续5年实现户献万斤粮。1969年、1972年2次被选为中国共产党全国党代会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九次、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曾担任省革委委员、地革委常委、县革委副主任、蒙山公社副书记。特别在1970年担任抗头大队党支部书记后,带领群众艰苦奋斗,迎难而上,大干苦干9年,兴修和扩修枫树坑等3座水库;改造冷浆田、渍水田;为排除山洪,开挖沟沟圳圳300余条;扩大耕地650亩;9年间,大队粮食亩产由170余千克增加至534千克,总产量从53万千克猛增至166.32万千克,实现9年翻3番;全大队212户贡献粮食107万千克,是全县第一个实现户献万斤粮的大队,同时也实现“年满六十,亩产千斤,户献万斤”的愿望。为减轻社员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还积极鼓励各生产队购买大型农业机械,9年内10个生产队有7个队购买大型(丰收50型)拖拉机,购买40马力柴油机5部用于提水灌田;新建粮食加工厂和1所中心小学,社员子女能就近上学。群众都说晏火生是吃苦在先、工作在前的好模范。

1978年,大队实行“三定三包一奖惩”(定任务、定质量、定时间;包产量、包工分、包支出;完成任务者奖、没有完成任务者惩)生产责任责制。年终分配时,坚决兑现年初所订生产责任制。1980年后,进一步完善“三定三包一奖惩”生产责任制。

1979年,虽然身兼省革委委员、地革委常委、县革委副主任、公社党委副书记等职务,并年过花甲,但干劲不减,劳动走在前、干在先;一年中参加队上劳动252天。抗头大队9个支部委员平均每人每年劳动289天,是全县大队干部劳动最多的大队。

生活上克己奉公、先人后己众所周知。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期间,从没有侵占过集体任何财物,平时到公社、县里开会,大多是步行。总是说:“集体的钱是大家的,任何个人都不能侵占。”

1980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1995年8月逝世,终年76岁。

刘细珠 女,汉族,1936年6月生,锦江镇凌江村人,中共党员。家里贫穷,12岁被迫当童养媳。新中国成立后,改嫁到钟家渡大队乌龟塘生产队。1965年,任锦江公社赛源大队妇女主任。1973年,赛源大队并入钟家渡大队,任赛源生产队队长。

任生产队队长后,以“有命不革命,留命有何用”的英勇气概,带领全队社员科学种田夺高产。1974年,实现户均贡献万斤粮、30斤油、10头猪,把一个穷困落后的生产队改造成全县闻名的先进生产队;同年8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评为省农业学大寨先进个人。1975年3月,出席省农业学大寨先进代表大会,并作典型发言。1977年2月,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到北京参加第十一次党代会。参加全国党代会后,带领本队社员同心同德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扎扎实实抓生产,狠抓关键性生产措施,努力提高科学种田水平。1978年,全队粮食总产增3成,亩产达750余千克,户均产粮1.3万余千克,户均产油75千克,生猪户均出栏31.5头,社员人均纯收入420余元,比全县人均纯收入高1.31倍,年终分配时户均进现金1400元以上。既增产又增收,对国家贡献也更多。这年,户均贡献粮食达9000余千克、油20千克、生猪11头,为全县第一。1978年4月,被授予全省“三八红旗手”称号;1979年9月又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2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荣获金质奖章一枚。1981年,当选县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席。

1990年10月病逝,享年54岁。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