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县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县工业和信息化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结果公开 >建议提案办理

关于办理县政协十一届第三次会议第23号提案的复函

访问量:

关联稿件:

易敏强、晏秀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锂电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县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起步于2013年,起步初期锂电产业规模小,但是随着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时代的到来,我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全县首位产业,举全县之力强势推进。紧跟锂电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先后引进多家具有上市公司背景的“5020”重大项目落户上高,初步构建了“锂材料—锂电池—锂应用”产业链。依托宜春市锂矿资源丰富的优势背景,上高县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将碳酸锂和锂电池两大板块有机衔接,形成了上下游协调发展格局。

一、主要工作成效及做法

自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成立以来,由上市公司投资20.4亿元的天成锂业,投资21.8亿元的领能股份等企业纷纷落户,共签约项目23个,协议资金近100亿元,天成锂业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新能源企业27家,产值达78.9亿元,形成了从锂云母选矿、碳酸锂、磷酸铁锂、氢氧化锂等正极材料、石墨等负极材料、隔膜等电池关键材料,再到锂离子电池的上下游产业链条,其中天成锂业、飞乐电子被评为2021年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一是多措并举强保障。集中土地、能耗、资金等要素保障产业发展,建立“双控”政策与重大项目建设的有效衔接,完善化工园区平台一体化建设,下发《化工园区产业发展指引和禁限控目录》,启动园区闲置土地清理,为产业发展预留空间。出台《上高县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管理实施办法》,支持企业创新技术、改进工艺,整体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出台《上高县涉锂项目联审联批及信息共享工作机制》和《上高县选矿企业提升方案》专项政策,规范我县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

二是精准招商壮链条。2021年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为链长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组建7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招商小分队,推动产业做大做强、裂变发展。召开产业链推进大会,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产业链小分队授旗,由县委副书记担任招商小分队队长,相继开展招大引强百日攻坚行动、开放提升产业招商等行动。围绕天成、领能等头部企业供应链、生态圈大力开展招商投资,陆续引进了江西欣荣锂电有限公司、江西群乔锂业有限公司、江西群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锂顺锂业有限公司、江西信敏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企业。

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结合“上高最大的优势就是上高人”人文品牌及我县企业家活动日要求,建立全省首个营商环境监督服务保障平台,建立健全产业链重大问题协商制度,每月定期召开推进会议,现场调度项目推进情况,并对投资20亿元以上项目实行“一项目一专班”服务。为进一步提高高新园区整体环保安全水平,园区建设了上高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智慧园区综合管理平台,建立了企业安全风险机制,协助企业提高安全环保管控水平。园区监督保障服务平台,建立管理督办、定期通报、年度考核三项机制,对外公布投诉监督电话和邮箱,保障企业诉求及时反馈并解决。

四是加快充电桩建设。为加快我县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县新能源汽车应用,加快新能源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贯彻落实《宜春市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方案(2021-2023)》,截至目前,镜山集团已完成建设上高城区及国道沿线部分乡镇的充电站共计21,充电枪120根,其中包括城区12个充电站、工业园区3个充电站、国道沿线乡镇6个充电站。已建成的充电桩能够充分满足现有新能源汽车充电使用。2023年,镜山集团将根据“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原则,拟计划在蒙山乡、芦洲乡、界埠镇等12个点位建设充电站,将大大完善我县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满足新能源汽车需求,加快推进我县新能源产业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优化产业布局。在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布局方面,要大力促进现有产业集群与新能源产业的融合,瞄准新能源产业的市场、技术需求,完善和提升服务功能,强化产业孵化功能,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成长条件和发展空间。要按照核心和关键技术优先的原则,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与现代制造业的战略协作,依托现有的优势产业强化产业关联度,加快形成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规模优势,促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

2、出台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政策。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应聚焦上高本地特色制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为政府单位和企业大力引进高层次技术专业人才,促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

3、发挥龙头作用,打造锂电池全产业链。锂电池是锂电产业最关键的环节。我们应积极发挥领能锂业、天成锂业等龙头企业的带动引领作用,以及宜春时代、国轩高科的辐射引领作用,瞄准产业链缺失和薄弱环节查漏补缺,重点针对正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动力电池等薄弱环节,开展项目引进,进一步延链补链。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